摘要:提升新疆棉花种植的生态效率,有利于保障棉花安全和农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基于2012―2021年新疆棉花种植的相关数据,构建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undesirable slacks-based measurement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undesirable SBM-DEA)探讨新疆棉花种植的生态效率,并通过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新疆棉花
摘要: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棉蚜(Aphis gossypii)的重要天敌之一。在室内观察并比较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及其亲本新棉1号(非转基因棉)棉蚜的异色瓢虫幼虫的形态、发育历期,并通过Holling(霍林)Ⅱ模型拟合研究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对3龄、4龄异色瓢虫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
摘要:以塔河2号为供试品种,使用照光灯模拟太阳光进行照射,用HVI 1000M 700型棉花纤维品质检测仪分别测定不同光照时间(22 h、24 h、26 h、28 h、30 h、32 h、34 h、36 h、38 h和40 h)和照度(65.5×103 lx、94.2×103 lx、133.7×103 lx)下的棉纤维主要品质指标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纺纱均匀性指数
摘要:为了明确河南省安阳市棉田蚜虫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在棉花和玉米上的发生动态,于2023年在棉花和玉米主要生育时期,对2种作物上的蚜虫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蚜茧蜂和蚜小蜂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安阳市棉花上蚜虫的发生盛期在5月24日至6月7日,6月7日达到峰值,百株虫量达到38 052.00头;玉米上蚜虫的发生盛期在8月30日至9月25日,9月6日达到峰值,百株虫量达到13 444.33头。棉花
摘要:中棉5014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长势强,结铃性较强,铃卵圆形、较大,吐絮畅,纤维色泽洁白,分别于2022年、2023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20年和2021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杂交品种区域试验中,中棉5014平均生育期117 d,第一果枝节位6.6,单株结铃数18,铃重6.55 g,籽指12.15 g,衣分39.45%,霜前花率92
摘要:中棉所134(国审棉20220023)于2022年通过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定。中棉所134属于转基因中熟常规棉花品种,生育期116 d,株型较松散,单株结铃16.3个,铃重6.6 g,衣分41.7%,籽指11.4 g,霜前花率95.1%,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59.5 kg、108.2 kg和102.7 k
摘要:中棉所EM1701于202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其生育期121 d,株型较松散,果枝较长,茎秆较粗壮,茸毛稀少,叶片较大,叶色较深,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20―2021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其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53.1 kg、104.6 kg和95.8 kg,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10
摘要:冀棉36于202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西北内陆南疆、东疆早中熟植棉区春播种植。2020―2021年冀棉36在新丰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棉花品种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中表现为春播生育期131 d左右,株高81.1 cm,果枝Ⅱ式,第一果枝节位5.6,铃重6.2 g,衣分43.1%,籽指10.5 g,霜前花率97.25%;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不抗棉铃虫。介绍了冀棉36的选育过程、农艺
摘要:邯棉3022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黄河流域春播种植。其春播生育期115 d,株型较松散,株高96.8 cm,单株结铃18.1个,铃重6.0 g,衣分42.5%,籽指11.0 g,高抗枯萎病(枯萎病病情指数3.7),耐黄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33.5)。2021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生产试验中,其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29.0 kg、9
摘要:为促进新疆长绒棉的持续稳定发展,以选育品质优良、高产品种为目标,育出了早熟长绒棉品种长丰10号。该品种开花早,单株结铃9.4个,铃重3.4 g,在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籽棉单产、皮棉单产和霜前皮棉单产分别比对照新海41号增产10.9%、11.2%和11.3%。介绍了长丰10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长绒棉;品种选
摘要:湖南棉花主要种植于环洞庭湖区。环洞庭湖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做好该地区棉花生产对保障我国棉花稳定供应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当地棉花的害虫发生特点,结合综合防控实践,提出了《环洞庭湖区棉田重大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该规程符合减药增效、省工节本的农业发展方向,对棉花重大害虫标准化防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环洞庭湖区;技术规程;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摘要:南疆地区是新疆主要植棉区,但当地棉花生产因长期以来受盐碱地制约,一直采用大水漫灌压碱排盐适墒播种的种植模式,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为此,将北疆地区普遍应用的“干播湿出”技术进行改进,与“双膜覆盖”技术相结合,在大幅节约用水的同时,能够实现降碱抑盐,提高出苗率和保苗率的效果。从播前准备、土壤封闭、播种、水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为南疆乃至西北干旱地区盐碱地高效植棉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
摘要:中7700纤维品质优、抗逆性较强、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其生育期较短,适合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州)早熟植棉区种植推广。根据在新疆博州种植中7700的经验,介绍了中7700在当地的高效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涵盖播前准备、种子处理与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措施等,为中7700在博州的种植提供技术指导,以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满足优质棉花市场需求,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早熟
摘要:2024年在农业农村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部门专家的指导下,新疆精河县茫丁乡和八家户农场百亩(编者注: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666.7 m2)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高产示范棉田实收籽棉单产分别为11 154 kg·hm-2、10 014 kg·hm-2、9 457.5 kg·hm-2。结合精河县超高产棉田创建要点,总结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精河县及相近生态区域棉花高产创建和提高植棉效
摘要:2023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示范种植新塔棉5号406 hm2。结合新塔棉5号在阿克苏地区的种植表现,从合理密植、适期播种、滴水施肥、化学调控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新塔棉5号的栽培技术要点,为其在阿克苏乃至南疆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塔棉5号;品种选育;种植表现;产量;纤维品质;栽培技术 新塔棉5号[1]是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培育的棉花品种,于2022年通过新疆维吾尔
摘要:棉花是湖南省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当地种植历史悠久,但近年来种植棉花经济效益较低。棉花-豇豆间套作模式是利用作物的生长时间差,集成栽培、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等成熟技术,进行合理间套作的模式,可极大提高棉田的产出和效益。结合华容县近年来的推广实践,从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介绍了此技术。 关键词:棉花;豇豆;间套作;华容县;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 湖南植棉历史悠久,
摘要:新疆南疆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但水资源紧缺。干播湿出技术因具有节水、调节水资源配置作用,已在南疆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调研分析,目前干播湿出技术在南疆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存在农机装备在部分棉田不适用、配套机具不足等问题。建议对干播湿出棉田的土质进行评估,实行冬春季轮灌,研发适合特殊土质条件的机具,促进干播湿出技术在南疆可持续推广应用。 关键词:南疆;干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中国农业期刊集成服务平台、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世纪超星、博看期刊等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翻译、改编及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上述数据库的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中国棉花》编辑部
《中国棉花》(月刊)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办,《中国棉花》编辑部编辑出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公司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国内大型数据库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主要栏目有政策与述评、研究报告、区域试验与新品种、实用技术、加工与检验、棉副利用、市场与产业化、棉区瞭望、环球棉讯及机械化与智能化、标准与技术规程、面源污染与治理、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