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于龙的本质和龙艺术的起源问题,前人多有探讨,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了解龙艺术起源时代的符号思维方式,亦即用具象事物代表抽象观念的方式。通过比较上古文献、文物中所见的龙形象和脊椎动物之胚胎形象,本文揭示了这一方式,进而确认:“龙”其实是上古人对生命胚胎状态或孕育状态的表达,龙艺术的起源过程是“龙”这一生命符号内涵逐步完善的过程。龙观念的形成与流行同华夏人的农业生活有关:从动机看,龙观念
【摘 要】 美学与艺术学在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上有同有异。美学作为哲学的一部分,其体系是从哲学体系引申而来的,与哲学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学家们常常从一些基本的理论预设出发,推导出美学的理论体系,因而先有美学的学术体系,后有美学的学科体系。与美学的体系建构路径不同,艺术学则首先建立的是学科体系。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一般”,而“艺术一般”的形成,依赖于“美的艺术”组合的形成,也依赖于
【摘 要】 中国戏曲有着丰富的话语资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技术话语层次、理论话语层次和美学话语层次。应以“剧诗说”美学思想为统领,以标志戏曲艺术特点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词语为核心话语,把三个层次的话语贯通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戏曲学话语体系建设。我们应把戏曲学话语体系建设与学术体系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研究戏曲话语的特殊性,通过戏曲评论实践加强戏曲学话语体系建设,在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中不断推
【摘 要】 当下对艺术跨媒介问题的思考往往是在充分意识到媒介差异、了解媒介转换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导致在构想跨媒介融合何以可能的方案时容易落入“缝合”的误区。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跨媒介转换和融合得以实现的心理过程及想象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想象使得跨媒介转换及融合的心理过程无缝展开,并涵盖了感知、认知与意志、信念等各个方面。具体来说,想象机制在三个方面发挥着中介作用:其一,想象力是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起
【摘 要】 2024年是中国游戏在全球崛起的标志性年份。得益于其在艺术性上的进步与创新,中国游戏在国内国际都取得了亮眼的市场成绩。中国游戏作品的视觉设计水平不断提升,风格上持续创新,除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外,还展现了现代民俗与生活风貌中的时尚元素;游戏声音创作形成了独具中华文化风格的语汇,发展出多元的创作样态,并实现了多种形式的跨界拓展;围绕虚拟亲密关系的情感题材游戏备受关注但也引发争议;游戏叙事更为
【摘 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游戏/艺术”问题被纳入艺术研究视野,但“电子游戏艺术”的指称长期处于游移状态。电子游戏与过往艺术门类之间的紧密联系,既是构建电子游戏艺术理论体系重要的“便利条件”,又是其关键“阻碍”,而从“媒介转换”视角衍生出的批评、创作框架越来越成为电子游戏发展的制约因素。若“电子游戏艺术”概念成立,则必定存在一种属于电子游戏自身的特殊审美表达方式。游戏的“选择”是影响
【摘 要】 随着影像的数字化转型,“视频论文”被视为当代“知识平权”的重要载体。“视频论文”继承了“论文电影”的特点,采用混剪、拼贴、重组等新媒体艺术手法,更为强调在知识传播和文化干预中的作用,特别是在视觉化和影像化生产知识、表达观点的能力上,有着比数字化的电影分析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视频论文”的定义涵盖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以视觉化方式生产知识和表达观点;二是具备新媒体作品的特征,如数据库逻辑、数字
【摘 要】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步摇”在形制和内涵上都有众多的变化。汉代簪珥延续了周代衡笄的结构,黄金制作工艺的传入使簪珥增加了“爵”“华”两种关键性构件,再加上六种瑞兽元素的加入,礼经所记“副笄六珈”的步摇之制从此出现。曹魏时期增加了“ ”,西晋出现了金珰,后来金珰又被花钿取代,直到南朝,步摇一直与东汉的“爵兽步摇”一脉相承。十六国时期,三燕的步摇冠吸收了中亚黄金制作工艺,但装饰摇叶则体现出
【摘 要】 汉魏朝仪用乐总体上经历了确立、完善、变革三个阶段。西汉朝贺用乐始于汉文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73),由乐府卿奏请,开始使用钟鼓乐;至西汉末年,朝贺用乐分置酒陈殿下、置酒陈前殿房中和朝贺置酒为乐三个场合,以各地方乐为主要音乐类型。东汉朝仪有鸣钟导引、举觞上寿奏食举乐、宴飨九宾散乐三个进程的用乐,这一时期对朝仪用乐的完善体现在对食举乐进行改造、恢复倡乐百戏和增加行礼乐曲三个方面,这些举措使乐
【摘 要】 摄影传入中国,一方面促进了视觉文化领域的科学写实主义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入了最新的艺术思潮和画意摄影运动。陈师曾和丰子恺等人受到日本画意摄影运动的影响,采用“趣味”和“修养”等画学传统术语,在绘画与摄影之间建立起艺术媒介的共通性和视觉历史的连续性。这一做法将中国的画学传统与西方艺术的发展潮流及其理论话语相结合,为传统术语赋予了新的意义,并推动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他们所强调的抒发个人主观情
【摘 要】 “图画”是中国近现代美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认为,“美术”是清末民初美育的关键科目,但“图画”因与现代观念中以平面绘画为主的“美术”相似,而未能得到充分理解。清末,在张之洞等人的推动下,“图画科”成为学堂教育体系中的必修科目。在这一时期,图画教育主要以临摹实物和图谱为主,旨在为工业生产提供“实用”的技能。随着“美育”概念的发展,“图画科”逐渐从实用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成为审美和道
生成式AI在2023年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而在2024年,其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则在于实现了跨领域的广泛应用。商业AI工具的高质量与便捷性,结合开源AI模型在各类复杂工作流程中的深度整合,使AI技术从专业人员的研究对象转变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国产AI模型的崛起。2023年,行业关注度主要集中在国际巨头身上,以Midjourney、DALL·E(OpenAI)、Stabl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