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脉冲电场是一种新型心脏导管消融能量源,其通过高压脉冲电场在细胞膜上穿孔,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PFA)具有(相对)特异性损伤心肌、迅速制造损伤且不依赖变温制造损伤等优势,已广泛用于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目前,PFA的前沿研究正在向室性心律失常进军。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对PFA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
[摘要] 导管消融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较为有效的方法。而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PFA)作为一种新的消融能量形式,具有组织选择性,其在阵发性房颤中的疗效已得到临床证实。而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更复杂、风险更高,目前PFA在持续性房颤中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多。本文对PFA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效果、并发症及其消融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持续性心
[摘要] 脉冲电场消融是治疗心律失常很有前景的新型消融方式,其通过不可逆电穿孔机制增加细胞膜通透性,破坏细胞内环境稳态,导致细胞坏死。同时,因它有组织特异性高、非热性等特点,在心律失常领域中的应用受到追捧。本文对脉冲电场消融的机制、特点及其在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脉冲电场消融;不可逆电穿孔;心律失常;电穿孔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摘要] 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PFA)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融技术,因其具有非热机制与组织选择性,能够有效减少消融对毗邻器官和组织(如食管、冠状动脉和膈神经)造成的损伤。本文阐述PFA在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重点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并展望该技术未来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脉冲电场消融;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R541
[摘要]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显著增加死亡、脑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的风险。射频消融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房颤节律控制方法,但其疗效有个体差异性,且存在一定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学习曲线长等不足。脉冲电场消融作为一种新型的房颤消融方式,通过短时程、高电压的电脉冲释放消融能量,以不可逆电穿孔机制消融心脏组织,具有组织特异性及安全性高、学习曲线短等优点。近日
[摘要] 本文介绍了花瓣状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PFA)导管手术流程,包括穿刺房间隔、PFA导管置入、“231”消融策略,以及肺静脉隔离验证。文章还探讨了提高肺静脉隔离成功率的操作技巧,如导管旋转角度调整、相邻肺静脉间补充消融、肺静脉共干的处理,以及右下肺静脉及上腔静脉的消融操作等。借助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技巧,花瓣状PFA导管能够显著提高消融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145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底物15(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athway substrate 15,EPS15)介导的细胞自噬参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的机制,寻找房颤发生过程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58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患者的右心耳组织,将这些患者
[摘要]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患者心电图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NSTEMI患者113例,根据有无血管闭塞将其分为血管闭塞组(50例)和非血管闭塞组(6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征象,包括ST段压低(ST-segment depression,STD)导联数,
[摘要] 目的 评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患者接受射频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s,AADs)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冷冻消融术后复发并符合入选标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治疗策略的不同,分为消融组(28例)和AADs组(37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从两组中各选出28例纳入最终的疗效分析。结果 消融组的房颤相关再住院发生率、抗凝药物使用率、A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预后的交互作用。方法 纳入诊断为AMI的患者436例,通过临床或电话联系对患者随访48(45,53)个月。分别研究NLR和FBG对心脏死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T2DM伴LVDD患者109例,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两组:G1组(不足或缺乏)[25-(OH)D<
[摘要] 目的 探讨烟酰胺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97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联合组(n=50)。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联合组采用烟酰胺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
[摘要] 目的 探究磷酸肌酸钠联合左卡尼汀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VMC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相关血清因子[肿瘤坏死
[摘要]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1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98,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和观察组(n=98,给予尼可地尔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心率及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对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螺内酯组(n=53,选择螺内酯片口服)和联合用药组(n=53,采用rh-BNP+螺内酯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全模型迭代重建(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IMR)技术的低剂量冠状动脉(简称冠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检查对冠心病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疑似冠心病冠脉狭窄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行基于IMR技术的低剂量CCTA检查。分析CCTA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并分别比较IMR、iDose4及F
[摘要] 目的 探究心脏彩色超声(简称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行心脏彩超及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冠心病组(造影结果阳性)及非冠心病组(造影结果阴性)患者的超声参数,分析各超声指标在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并评估心肌做功指数(简称Tei指数)、斑块积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Klotho蛋白、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form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水平与IgA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再依据2年后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脉络学说理论指导研制的芪苈强心胶囊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HFrEF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
[摘要]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与联合用药组,各50例。氯吡格雷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氯吡格雷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距离、心绞痛持续时间、心功能、药物不良反应以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电网络系统在职业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ST-T改变性质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且心电图显示ST-T改变的6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网络系统对所有体检者进行动态观察,通过复查及普萘洛尔试验分析ST-T改变的性质。结果 经心电网络系统检查及综合评估,在60例ST-T改变的体检者中,复查后ST-T恢复正常者21例,仍有ST-T改
[摘要] 本文选取了7例经过参数调整的雅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动态心电图的Lorenz散点图、时间散点图、逆向回放技术以及术后常规随访数据,系统探讨了起搏器常见工作参数(包括起搏频率、感知灵敏度、房室间期、特殊功能、工作模式、能量输出及导线极性相关参数)的个体化调整方案。通过优化上述参数设置,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程控;参数调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运动耐力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老年CHF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CGA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并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运动耐力[6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血小板减少患儿不良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1例血小板减少患儿,依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
[摘要] 目的 基于健康生态学视角,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自我护理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31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生态学为影响因素分类理论框架,从个人特质、行为方式、人际网络、工作与生活环境、政策层面,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衰自我护理指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7项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进行
[摘要] 本文报告1例茎突综合征茎突切除术后复发的病例。患者既往因咽异物感行双侧茎突切除术,近两年再次出现咽喉疼痛、咽异物感等不适。完善颈部CT示茎突过长,经保守治疗无效,再次手术切除后症状消失。 [关键词] 茎突综合征;茎突延长;骨化;手术;复发 [中图分类号] R765.9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2097-5716(2025)01-0127-02 患者女,46岁,2006
[摘要] 决奈达隆作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治疗中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之一,在临床有着广泛应用,但对房颤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较少。本文报道1例阵发性房颤并发冠状动脉栓塞的患者,应用决奈达隆维持窦性心律治疗3、6个月后,观察并讨论决奈达隆的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决奈达隆;冠状动脉栓塞;2型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 R541.75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2097-
[摘要] 患者男,24岁,因“单心室矫治术后”复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提示:房性节律(P波在aVR导联直立,在Ⅰ、V5、V6导联倒置),胸导联R/S波递变规律异常(在V1—V4导联R/S>1,V5、V6导联R/S≤1)。按右位心及右旋心校正方法再次描记心电图,并与术前比较。结合病史及超声结果,心电图诊断为窦性心律,符合右心室肥厚心电图表现。 [关键词] 单心室;Glenn术;心电图;右旋心
[摘要]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种用于急性肾损伤等危重症患者的体外血液净化方法,其治疗效果受到体外循环血流速度的影响。低血流速度与CRRT回路凝血、治疗中断显著相关,而血流速度过快则可能导致回路压力过高,同样会影响治疗效果。目前CRRT最佳回路血流速度仍未明确,且治疗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何设置不同治疗场景下
[摘要]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引发了对创新诊断和管理技术的需求。人工智能辅助的心音分析技术,基于电子听诊器和计算机辅助的心音分析算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技术能够实现对心音信号的精确量化分析与分类识别,在瓣膜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血压评估等领域展现出重要价值。人工智能系统不仅提高了心音分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推动了医疗资源不足地区基层诊疗水平的提升,其在
[摘要] 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wave terminal force in V1,PtfV1)又称Morris指数,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相关脑卒中风险评估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tfV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新发房颤、冠状动脉病变、心力衰竭、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睡眠呼吸障碍、急性精神压力、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也有一定相关性。本文主要综述PtfV1应用于
[摘要]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而血栓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心电图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工具,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测。本文就房颤患者心电图粗f波、P波参数、T波改变、PR间期、心率等心电图特征与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相关性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电图;血栓栓塞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