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的开学典礼上,在听到老师叫自己的名字后,我做了个深呼吸,既紧张又兴奋地朝主席台走去。 校长微笑着走到我面前,把一本崭新的《新华字典》递给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这是学校给你的奖励,希望它能成为你学习的好伙伴。” 回到教室后,我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那里盖了一个鲜红的学校印章,还写了一个大大的“奖”字。我紧紧抱着那本字典,仿佛拥有了一件无价之宝。 那红色的“奖”字闪闪发光,
春意渐浓,世界美如桃花面,本期明星小作家为大家推荐来自长春的陈诗元同学。 如绿藤清新舒展,如紫葡萄晶莹饱满,诗元以少女的灵透眼眸,将与外婆共度的岁月书写纸上,一张多重感官编织成的记忆之网——蝉鸣阵阵里藏着的酸涩葡萄芽,光斑点点处映着外婆银白的鬓发,那些被揉出的葡萄汁液分明是时光在少女心尖滴落的琥珀。 自然的香气在字句间汩汩流动,人世的况味于搁笔处尽显。葡萄藤年复一年枯了又荣,成长是无法折
习惯手捧课本,倚靠着微风,在欣赏古诗词的道路上独自徜徉。远方的诗句汇成小溪,如泉水叮咚,又长成幽静的森林,深藏秘境。都说诗中有风景,而我更喜欢在鬼斧神工的自然之力中寻找无限的诗韵。 “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的江郎山就坐落在我的故乡。这座奇秀的山峰被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它群山苍茫、林木叠翠、雄伟奇特,传说是古时三个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顶变作三块巨石而成。带着几分敬畏和好奇,我踏上了登山之旅。
我的家乡武汉是一座充满烟火气息的城市。与别地儿不同,在这里,吃早餐被称为“过早”,它种类丰富,每一种单拎出来都可当作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可谓武汉的一大特色。 武汉的过早文化与码头文化密切相关。码头工人每天清晨就要开始干重活儿,因此一顿能量满满的早餐尤为重要。热干面、糊汤粉、烧卖、面窝等高碳水、高热量的食物既美味又顶饱,让武汉成了名副其实的“碳水之都”。 小时候,天刚蒙蒙亮,爷爷拽着迷迷糊糊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华夏文明的悠悠长卷里,传统节日是斑斓的色彩,晕染出独特的民俗风情。花朝节,这个静静守候在春分节气里的美丽节日,在每年的仲春如期而至。 花朝节,也称“花朝会”,起源于南宋,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武汉市历史最为悠久的民间传统庙会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新洲老家的花朝庙会上人流如织,商贾如云,土产山货,铁、木、竹器,各种农具,生活用品、手工艺品,耕牛、药材、土
没吃过春卷,不算认识老南京。“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南京,春卷在早些年头被称为“咬春”,人们通常在立春吃春卷,寓意今年从头至尾都吉利。 夫子庙的青石地板还泛着阵阵潮气,空气中弥漫着水雾和嫩草的味道。春寒料峭,空气中夹杂着热油的阵阵香气吸引了我。循着气味,我走到一处小摊,老板娘身着有些起球的红围裙,打理得很利索的头发被箍在塑料帽里。她的油锅里正炸着喷香的春卷,见我来了,红润的脸上浮出微笑
“月光光,照地堂……”春天的标配便是登山、赏花、踏青,还有品尝奶奶亲手做的榆钱儿窝窝头。古人云:“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串串翠色欲滴的榆钱儿成了人们口中的美味佳肴。 三月初,正是榆钱儿成熟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在奶奶的注视下,采用“叠罗汉”的方式爬上榆钱儿树。 每个人手里提着一个小篮子,一爬上树,都迫不及待地先抓一把嫩榆钱儿放入口中大快朵颐,那味道甜滋滋的,让人
在徐志摩轻吟浅唱的诗句中,我与夜不期而遇。夕阳的余晖被山峦温柔地揽入怀中,随后,深蓝的绸缎华服缓缓披上天幕,夜的序曲如梦似幻间奏响。 夜,以其神秘而深沉的气质,将我卷入一场远离尘嚣的梦。我独坐夜的幽帘下,白日发生的一切仿佛被隔绝于遥远的天际,抬头仰望,数着那些发生过的事,就像数星星,每一下闪烁,意味着想起又忘记。 城市的灯火与浩瀚星辰遥相呼应,天街在尘世投下倒影。霓虹串起的长街之上,人群
夕阳触及地平线时,总有刹那光线迸发,这光线无端无终,地平线有多长,它便有多长。每到这会儿,我就急急侧立在窗边,双手架起的同时,嘴上不忘大喊一声“动感光波”。这声口号,让万丈夕辉自我胸膛射出。 动感超人的独门绝技时效有限,转瞬之间,天地暗沉。我伫立窗前,视线穿透稀疏的云层,捕捉到天际一抹孤星。这颗寥落的星星似乎承袭了夕阳的使命,它不在繁星簇拥处,独自高挂天空另一方,闪着自己的光。我不由得想起远
有一种秋天,叫实验小学。它们由刚入校的新生播种下,用浓缩六年的阳光亲手栽培。当回过神来,我们已经长大,再慢慢收获它,珍藏进自己的回忆录。 我也播种过秋天。刚刚入学时,秋意还不是很浓,但已有了凉爽的味道。忘不了,步入校园时的欣喜万分;也忘不了,礼仪生姐姐给我戴上缎带牌时的笑容可掬。她顺手摸了摸我的头,传递着一颗即将萌芽的种子。我把它,埋在了银杏树下。它是无形的,我走到哪儿,它跟到哪儿。它也是有
大雪下了整整一天。 乡村的夜很静,偶尔有一两声犬吠。隔壁,爸爸和妈妈还在说话,我躺在被窝里,没有一丝困意,隐隐约约地在听他们谈话,妈妈时不时把什么东西放进爸爸的行李箱里,爸爸总是说“别装了,装不下了”。我知道,妈妈也不舍得爸爸走。爸爸不停地安慰妈妈,在他们稠密的叮咛声中,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天刚刚亮,妈妈叫醒了我,她趴在我的耳边:“你爸一会儿就走了。”妈妈的眼角里有一滴热热的泪滴到我的
在一次散步时,我曾遇见春天。抬头,我望向天空,光照在脸上,仿佛我拥抱了春天,它不像夏天一样炎热,也不像冬天那样严寒。花儿布满大地向光而开,它们也像我一样望向那束光洒落人间。 突然,我看到百花丛中有一朵不显眼的小花正背着光,我蹲下笑了笑:“开得这么小还背对着光,不怕别人笑话吗?”它却说:“这是我的自由。”“你开给谁看?”它摇了摇头说:“我为自己而开。”我好奇地问它:“你在这里盛开,别人看不到,
在浩瀚的蓝天之下,我已不再是我,而是一只轻盈的风筝。我并非血肉之躯,而是由薄如蝉翼的纸张与柔韧的竹条精心制作而成,拖着一条宛如流苏般的长尾,随风轻轻摇曳。 每当主人将我高高擎起,奋力一掷,我便搭乘着风的翅膀,启程前往那片无垠的蔚蓝。 风,是我最亲密的伴侣,它温柔地托举着我,让我在云端之上翩翩起舞。我自由地旋转、翻滚,看高楼大厦变为积木,绿树化作细草,人间烟火成为微观世界的忙碌图景。
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身体变得黄黄的,全身沾满泥土,唔……我变成了一颗小小的土豆。 我长得矮矮的,皮肤蜡黄,比兄弟姐妹们小了不少。一天,一个农民吹着口哨走了过来,背上背着一个大大的箩筐。他想干什么呢?哎!不要,只见农民伸出他粗糙的大手,我的兄弟姐妹们一个又一个跳进了那个可怕又未知的“无底洞”。不!不要!农夫对着小小的我伸出“魔爪”,不!然而,他抓起我后,疑惑地盯着小得可怜的我
“知了,知了……”盛夏的蝉鸣和喜鹊的啼啭在我耳边奏出了滚烫的《暑热二重奏》。 一觉醒来,我惊呆了:我竟然变成了一株向日葵,正站在花盆里,一抬头就能看到一个男孩的窗台。渐渐地,我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天,我朝着太阳的方向,享受地沐浴着金色的“温泉”。每当晨曦照亮大地,鸟儿便活泼起来,“啾啾啾”“叽叽叽”“布谷、布谷”“咕咕咕”的歌声不绝于耳。 男孩很活泼,书桌上总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大摞大摞的教
夜深人静,我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眠。 忽然,我的视线被无尽的黑暗吞噬,当我奋力睁开双眸时,惊愕地发现自己正卧于一片幽深苍莽的原始森林深处,不禁惊得喊出了声:“天啊,这是哪里?”我慌乱极了,一个鲤鱼打挺就从地上跳了起来,清晰地观察起四周的环境——丛生的野草蔓延无垠,参天古木直指云端,一只迷失方向的小冠龙正在我身边东张西望——我竟来到了恐龙时代。 小冠龙机警地发现了我这个“不速之客”,拔腿就
阳光绵绵,丝绸般覆在鲜花盛开的绿野,小熊正枕着花草与阳光,慵懒地发呆。“哎,多漂亮的上午,我却躺在这儿!花草有他们的乐趣,我的乐趣在哪里?” 正当小熊百无聊赖之际,他的目光被不远处一条小河吸引。那里,一只大象正悠然自得地用它的长鼻子吸水,向天喷洒着清凉的水花。小熊看在眼里,羡慕得不得了,心里暗自琢磨:“大象有长长的鼻子,能喷水,如果我是大象该有多棒呀,这样美好的上午就该洗个澡!” 小熊灵
当阳光再一次落在身上时,我恍然大悟:长大不是独占一朵花,而是学会把花种在更大的花园里。就像我们共同做的走马灯,三个人的剪影重叠转动才能映出满墙流动的星河。 一一选自《梧桐树下》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道新学校五(4)班 张卢馨语 飞机渐渐升空,原本看起来宏伟巨大的高楼大厦正以惊人的速度缩小,最后只能看见点点微光闪耀,地面上的“星光”与明朗天空中闪烁的群星和皎洁的明月遥相呼应,将我们的飞机包裹其中
梦是盲盒 花花绿绿地 陈列在夜的橱窗里 走进夜的人 争先恐后地买了回去 晨起一打开 有的垂头丧气 有的惊喜不已 (责编/孙恩惠 责校/李希萌) 投稿邮箱:757801589@qq.com 指导老师 潼河水
秋天到了 大树的落叶 为绿绿的灌木丛戴上了 一头金黄色的假发 (责编/孙恩惠 责校/李希萌) 投稿邮箱:757801589@qq.com 指导老师 潼河水
小蜻蜓的生日到了 热心肠的湖姐姐 给她做了个 粉色的大蛋糕 放在碧绿的盘子上 小莲蓬当蜡烛 小青蛙呱呱地 唱起了《生日歌》 夜晚的马路 晚上 马路变成了一条河 车辆是一尾尾发光鱼 大鱼 小鱼 闪着粼光 自由地游来游去 打水漂 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小河边 打水漂 我打了个句号 妈妈打了个引号 爸爸打了个省略号 (责编/孙恩惠 责校/李希萌) 投稿邮箱:75
夜幕降临了 窗外的大楼上 五盏亮灯排成竖线 它在和谁下五子棋 瞧,应该是天上的星星吧 (责编/孙恩惠 责校/李希萌) 投稿邮箱:757801589@qq.com 指导老师 潼河水
爸爸 我给你写了好几封信 生日时 盼着你回家的信 买卡时 盼着你端盒的信 写作业时 盼着你教题的信 爸爸 你一直没收到我的信 是因为 我把信投进了心里 (责编/李希萌 责校/孙恩惠) 投稿邮箱:2531028211@qq.com 指导老师 陈知雨
窗户有好几片小耳朵 每一片 都藏了花 种了草 还请风,带走了不听话的树叶 每一片 都放了蘑菇 养了鸟 还请风,带走了不听话的灰尘 每一片 都画了蓝天 涂了白云 留下小雨点,擦亮窗户,洗净耳朵 (责编/李希萌 责校/孙恩惠) 投稿邮箱:2531028211@qq.com 指导老师 陈知雨
一串串脚印 错落有致 这是调皮的孩子 留给沙滩 深深浅浅的礼物 潮起潮落间 大海 把礼物收进了怀里 (责编/李希萌 责校/孙恩惠) 投稿邮箱:2531028211@qq.com 指导老师 任清华
蓝天是一位放牧人 几乎每天都要把阳光 赶到大地上 让它尝尝 第一阵风的清凉 第一滴晨露的单纯 第一个早起的人的向往 (责编/李希萌 责校/孙恩惠) 投稿邮箱:2531028211@qq.com 指导老师 吴撇
叶脉与地图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叶脉为虫子指路,地图为人指路 很早以前,叶子上没有图案 有一个行者,把地图放在叶子上 一段时间后 叶子上便出现了纵横交错的纹路 迷茫的虫子找到了地图 行者为虫子的地图取了个名字 叫叶脉 (责编/孙恩惠 责校/李希萌) 投稿邮箱:757801589@qq.com 指导老师 林南浦 教师点评 《叶脉与地图》将自然界中的叶脉与现实生活中的地图进
一 四面是枯荷色竹墙,屋中一张淡褐色书桌正对着明亮小窗。又当孟春,桃花最盛。三两仆人着淡粉衣裳穿梭其间,若隐若现。窗外俨然是粉色的世界:花是粉的,人是粉的,岛上的空气也是粉的。桃花一簇簇开了,像一团团少女的梦。书桌旁的少女正晃着脑袋看向远处,手里不知从哪儿带来的狗尾巴草也摇着,自己笑嘻嘻地不知在念叨什么。 “傻姑啊傻姑,我就让你写‘曲’这一个字,怎么练了半天还是歪七扭八?!”少女闻声,一下
鸟头,又叫雕男。其实他的全名叫周佳男,但“周”“佳”二字一拼酷似“雕”,所以我们都叫他雕男。而“雕”又属鸟类,加上他笑得很有喜感,且每天说话做事都“鸟头鸟脑”,久而久之,我们便戏称他为“鸟头”。鸟头得知这个外号后虽然没有发出郭橐驼“名我固当”那样的感慨,却也不恼,一来二去就这么接受了。 鸟头很喜欢也比较擅长打羽毛球,一上体育课便鸟一样飞走了。我一到球场,远远地就看到他挥拍,动作简洁,干脆利落
终点忽明忽暗的光影里,我知道他们都在前方等着我一起拥抱未来。 分明才刚过惊蛰,春寒还是有些料峭,前几天地上的冻霜还似一道道撕裂的伤口,鲜明地遍布在新翻的土壤上。只是对我们来说,好像直接越过了整个春天,把厚重的冬衣变成了轻薄的短袖。 活动活动手脚,细细整理思绪,把常常拧着的双眉打开,最后把身上刚刚熬过的冬训的伤痛抚平。归队,开会,打气,热身,然后在队长严厉的发令声下,又开始第无数个春训。
那段温暖而悠长的岁月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浸染了我浓重的思乡情愫,在我的记忆深处铺展开来,让远在他乡的我魂牵梦萦。那里有我可爱的家乡、我快乐的童年、难忘的父老乡亲。 我的家乡在遥远的江南,一个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每到夏天,我们就迎来了收获的节日——捕鱼节。傍晚时分,落日熔金,晚霞满天,夕阳的余晖洒在宽宽的河面,波光粼粼,如片片碎金点缀河面,美得让人心醉。鱼儿似乎也不甘寂寞,不时跃出水面,打得水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语文老师正深情地诵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的思绪却悠然神飞,回到了故乡——一个离城市较远的小乡村——那里承载着我儿时的全部记忆,珍藏着我的快乐与纯真。 小小的我扎着麻花辫儿,蹦蹦跳跳地走在乡间土路上。那时正值深秋,小路原本的颜色早已被覆盖,高大的枫树在路
打我记事起,父亲的唢呐声就萦绕着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吹着吹着,父亲就老了,听着听着,我就长大了。 长大后的世界是忙碌的,学业压力逐渐增大,待在家的时间少之又少。每当独处兀坐褪去一切浮躁静心想来时,似乎耳边已经很久没有响起唢呐声了。沉思及此,我放下烦琐的思绪,顺着桌前光的纹路向窗外望去,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正静立于阳光下散发着浓郁的芳香,不禁忆起家乡的桂花树,恍惚间,我耳边似又响起一阵唢呐声…
我最初的阅读记忆是被那些说明书串起来的。 清晨四点的早餐店还没有什么客人。包子全部在案板上整装待发,蒸笼开始新一天的忙碌,水蒸气从金属夹缝里喷出,带着面粉的朴实香气,一点点温暖着这巴掌大的店面,直到让系着围裙的人满头大汗。四岁的我每天在睡梦中感受着母亲给我穿衣,然后睁开眼睛,就已经趴在了早餐店的折叠桌旁,看着这些熟悉的场面,和七八层蒸笼互道早安。 在这里,母亲带着我读了我人生中第一份说明
那日,我紧攥着姥爷的衣袖不敢松开,生怕被拥挤的人群冲走。平时皱纹都堆着笑的姥爷也和那些大人一样,一语不发。他还总是走神,有时盯着我看许久,目光一相遇,又闪躲起来。 我看着墙周边不显欢喜反显落寞的菊花,忽地打了个寒战。“为什么有这么多花呀?” “因为老人家去世了。” “什么是去世?” “就是死亡。” “那什么是死亡呢?”我摇了摇姥爷的大手。 姥爷突然停下来,双眸中的花影十分
满树的桃花飘飘洒洒,世界都被玫瑰红的色调陶醉了。远处,近处,都被它们给占领了,浪漫地占领了。我想,他应该是想说在这“心”的季节里,唯有用一颗感悟自然的心,才能理解世界的赠予吧! ——选自《我心如水,一伴春归》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初一(28)班 郑锦 就这样,我慢慢等着,等待着你的身影破雾归来。因为我无法忘记第一次相视而笑,像风吹水绽,自成涟漪,不落言筌,也不留痕迹。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等到你归
当爱光临的瞬间 孤独的云 被千万小水滴拥挤得丰沃 每一滴水珠里 都沾染着太阳幸福的讯息 爱被折射千万次 得以逾越紧闭门窗的心 于是,我成了年轻的露珠 拥有被折射的幸福 (责编/孙恩惠 责校/李希萌) 投稿邮箱:757801589@qq.com 指导老师 唐春宇
雪是我的一场梦 梦里我见到了雪 地上铺了浅浅的一层银 树上都是夏天的白云 太阳是颗通红的烙铁 坠入刺骨的湖水 质地坚韧从湖里破冰回归 月亮是淬火的金轮 雪是我的一场梦 梦里我见到了雪 雪花就像阳光 掉落林间散发万丈金光 松柏绿得盎然 被雪花赋予崭新的生命 风吹过湖心的亭 阳光真耀眼 雪是我的一场梦 梦里我见到了雪 (责编/孙恩惠 责校/李希萌) 投稿邮箱:
一只脚穿着爸爸的运动鞋 另一只踩上妈妈的高跟鞋 一深一浅地走着 一摇一摆地晃着 我喜欢这样 因为 这样就能在他们之间 把握平衡了 喊一声凤仙,门就开了 我和妹妹去看望奶奶 在门外叫了半天 也没见动静 我喊了声凤仙 “唰”的一下 门开了 奶奶探出头来: 谁在喊我 摇摇晃晃的童年 乡间小路 摇摇晃晃地走着我的小时候 真像一只鸭子 在春草里走 看天天就晃 看
我们解构黑夜,拆成 一千颗美丽的星,把它们 搭成梯子,用来爬上 天空的眉毛,我们 把乌云涂成白色 帮星星把自己藏好 谈论永恒时,欢笑变成新的太阳 “要种彩虹吗?让我们变成 飞在天上的天使。” 现在可以唱歌了,我们唱啊 光芒在我们头上 (责编/李希萌 责校/孙恩惠) 投稿邮箱:2531028211@qq.com 指导老师 王云彪
黄华斌,现任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曾获评全国中语会“优秀实验教师”、荆州市首届“十佳人民满意校长”、荆州市“科研型校长”、新教育实验“十佳智慧校长”等荣誉;多家主流媒体特约评论员,首届苏州大学明师班学员,《中国教师报》专栏作者。多项新教育实验成果和经验被《中国教育报》《湖北教育》《湖北日报》等报刊推介,连续两年在全国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交流经验,近两年在全国和省内各高校、县市学校讲课2
2024年12月25日,《中国教师报》发布“2024年十大思想力校长”年度榜单,荆州市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华斌榜上有名。 此前一个月,《中国教师报》“黄华斌讲办学新思维”专栏向全国系统推介他的办学思想。彼时,黄华斌任职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和校长将近五年。其间,他把个人的专业成长融入学校的创新发展,既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也练就了自己的思想力。思想何以成长?他的答案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名师推介 吴帅,师从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首批乡村首席教师示范工作室主持人、2019年“马云乡村教师”等。辅导学生发表作文100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作文原来可以这样轻松写好》,发表论文100多篇。 想象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统编版教材来看,从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每一册都有想象作文,我粗略统计了一下,除了一、二年级的写话,光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每个孩子都是等待被擦亮的星辰。本期《师说育人》栏目聚焦四位教师的育人实践,从心理疏导到同理心对话,从倾听陪伴到生活化引导,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共同诠释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教育真谛。 多年从教生涯,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小恒(文中人名皆为化名)的孩子,他就像一颗被尘埃遮盖的星星。那是一个很平常的午读时间,孩子们静静地沉浸在书本中。小恒心不在焉地翻着书,
在《今古传奇》(少年文学)连载《老狼老狼,几点钟》的契机下,我提笔写下这篇创作谈。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写作真的是一场战斗:和自己,也和时间。 在我开始动笔的时候,心里一直有两个声音,一个让我妥协放弃,并且引诱我说,就算写,也可以放一放啊,非得此刻动笔吗?另外一个声音则坚定地鼓励我,说,放弃的理由有一千条,而写作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写! 当时五一放假,我打了几场球,又为写作这篇小说到天津
前情提要 “国府还都纪念日”一大早,瑞林小学的师生们站在福音堂前等待神秘的“大人物”讲话,老狼突然伏击,射杀了讲话的“黑礼帽”,保安团对清江城展开了严防死守。周卓然从礼师傅那里得知,真正的“大人物”并没有死,迷雾重重。 第二章:锦瑟 3月31日上午8点钟 阿姆斯特丹的情报 1 “国府还都纪念日”那天送来的一车米面真是及时,锦瑟正为这二十张小嘴巴操心呢,这下又可以管一阵子了。只是桌子上
导读 你见过会流泪的雕像吗?在王尔德(1854-1900年)笔下,快乐王子正是这样一座会流泪的雕像——周身贴满金箔,蓝宝石的瞳孔却凝视着人间疾苦。一只南迁途中迷路的燕子,意外成为这场盛大献祭的见证者:它啄下王子剑柄的红宝石送给焦灼的裁缝,摘下那双看尽苦难的蓝宝石眼睛,送给阁楼里用诗句对抗黑暗的少年和街边冻僵的卖火柴女孩。当冬天的第一片雪花轻轻飘落,燕子冻死在王子脚边,铅心裂成两半,王尔德抛给世
导读 你是否也曾天真地幻想过,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或者在上课时突发奇想,给星星画张请假条?美国幽默大师詹姆斯·瑟伯(1894-1961年)早就猜透了你的小心思!他戴上彩虹色的小丑帽,挥动幽默的笔,对准成人世界的荒诞和傲慢,给了“标准答案”一记温柔的耳光,为你永远地摘下了那颗金黄的月亮。 下次,遇见大人说“不可能”,请像故事里的小丑一样眨眨眼:解决问题的魔法,不是踮脚够星空,而是蹲下身,用童
杨 豪 作家,湖北大悟人。在《北京文学》《天涯》《芳草》《中国报告文学》等杂志发表作品多篇,累计200万余字。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大迁徙》《长江,忧患的母亲河》《城乡大裂变》《农村留守妇女生存报告》。作品曾两次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篇目”,《城乡大裂变》入选国家首批“乡村振兴与扶贫扶智”主题出版物书目,《农民的呼唤》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1999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大国小康》获2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活泼好动、一刻不得闲的女生,但有一件事总能让我很快静下来,那就是泥塑。 从小我就对各种手工颇感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自己最为中意的手工——泥塑。一有时间,我就会沉浸于观赏传统艺人们制作泥塑的视频中。揉、搓、压、挑、刻、切、剪……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我都会用心钻研。不知不觉,我已经攒下了一整柜精美的泥塑作品,每一件都是我亲手用粘土、颜料、亮油、刻刀和各种模型
李姗姗 重庆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委会主任,国家一级作家 2001年2月25日,一个冬末上午,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挖掘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一角金芒自尘土飞扬中显现,太阳神鸟金箔将古蜀人的宇宙印象呈给3000年后的世界。 这片小小金箔,或许是一场盛大祭祀的侧记,先民们将最昂贵的金属、最精湛的工艺、最奇妙的巧思驮在三足神鸟背上,献给红日。 你相信万物有灵吗 我们曾经相信照耀屋脊的光是日神的恩赏
秋风漫起,草木凋敝。漫山褪绿,田野泛黄。就在这片萧瑟的景致中,生活着一些鲜活可爱的小生命,它们的顽强着实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一看,黄色小花中夹杂着一束束圆伞状的雪白绒球分外惹眼,我仔细端详起来,原来是一株蒲公英,身姿正随着秋风摇曳不停,而那雪亮亮的绒球却拼命地舞动翻飞,它是要挣脱茎秆撑着小伞去远方旅行了。 落日的余晖还没有完全隐去,花儿都还在争抢着那最后的温热,朵朵雪白的小伞,唱着歌儿,在风
亲爱的读者们,“光芒”三岁啦! 还记得第一次相遇吗—— 是哪篇文章让我们结识? 还记得相伴的时光吗—— 在疏星朗月的夜晚,你是否也捧读着“光芒”,不愿睡去? 这道光穿过2022年金秋,洒向2025年初春,这道光可曾照耀你的发冠? 亲爱的读者们,“光芒”编读往来栏目全新改版,征集你与“光芒”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分享相遇、相识、相伴的点滴;讲述她的影响和启迪;畅聊与“光芒”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