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在结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互相成就”。“互相成就”的基本前提在于两者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核心动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主体自觉;内在因子是两者在哲学基础、价值诉求、理论品格等方面的高度契合;显著成果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并在这个过程中造就了新的文化生命体。 关键词:马克思主
摘要: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身文化特质、价值和地位的自觉认同与坚守。从要素构成来看,党和人民构成了其核心力量、传承与创新是其内在基石、交流互鉴是其外在驱动、“两个结合”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价值意蕴来看,中华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坚实支撑、是推动文明转型的坚实基础。从建设路径来看,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
摘要:党的二十大关于新时代好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论述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重要遵循。新时代好青年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其中,有理想是内在核心,敢担当是必备基础,能吃苦是重要保障,肯奋斗是实践条件。培育新时代好青年,应在微观层面丰富青年本领与视野,激励青年善作善成;中观层面多元主体联动发力,优化培育机制;宏观层面善用“大思政课”理念,构建培育“大格局”。 关键词:新时代好青年;辩
摘要:提升干部政治能力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执政本领、提高治理能力的应有之义。从实践哲学视域分析,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对中国式现代化“大方向、大格局、大战略”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和严谨的理性思维;实践中必须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为始,建构新时代干部政治能力新格局的认知框架,以“行”为要,优化新时代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的体系结构;原则上必须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目的性与主体性相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一定阶段上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胜利,为建设清朗政治生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要看到腐败问题仍时有出现,成为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巨大阻碍。因此,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机制迫在眉睫。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即保持高压反腐态势,加大腐败惩治力度;“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即深化权力制约与监督,扎紧制度的牢笼;“不想腐”的自律机制,即加强廉政文化教育,筑牢思想堤坝,三
摘要:高校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是通过明确战略方向和目标、团结班子成员和师生、调控发展速度、谋划发展路径的作用机制来实现的,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身素养和领导艺术、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组织文化氛围的营造四个方面。提升高校领导干部“头雁效应”要提升领导干部素质,增强“头雁”人格魅力;团结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头雁”持续产生;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头雁”的公信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营造
摘要: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大战略的关键交汇点,要培育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服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文章聚焦专任教师群体,梳理分析了当前高校院系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和现状,探索建立了“双一流”高校院系年轻干部成长发展模型,并结合当前面临主要问题,提出构建高校院系年轻干部“精选-优育-严管-善用”全链条培养体系。 关键词:年轻干部;高校专任
摘要:廉洁价值观培育是新时代推动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重点工作,是抓好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文章阐释了廉洁价值观的概念、内容,分析了青年干部廉洁价值观培育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挑战,进而提出提升青年干部思想道德素质、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优化培育策略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青年干部;廉洁价值观;时代价值;现实挑战;实践路径 作者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