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1 那是2016-17常规赛季的第六场比赛,胜负已然分晓,双方无心恋战。作为比分落后的一方,第四节过半,教练老郭便换下我、“拳王”等首发球员,只留中锋“熊猫”带领几名替补耗时间。 对方黑人后卫却还想表现,接连突破上篮得手后,竟在“熊猫”面前耍起了穿裆过人。可就在他跃起扣篮时,“熊猫”突然支起胳膊,一把将这个显眼包推飞出去。摔蒙的外援还没回过神来,又被“熊猫”连骂数遍。 接着,直播中
一 这一年清明前,苏亚回老家上坟,遇见大姐和姐夫。宗平在外地短期学习,清明节回不来,就打电话去四叔的二儿子老虎家,叫他陪苏亚一块去上坟。清明上坟要培土,苏亚挖不动土,父亲快八十岁,更是挖不动土,宗平叫老虎陪苏亚一块去,就是叫他去干活。苏亚回家遇见大姐和姐夫,就叫父亲去老虎家跟他说一声,不用过来了。 大姐十几年前得了糖尿病,吃药控制得不好,越来越严重,走哪里都得姐夫陪着。大姐留在家里,苏亚和姐夫
一般来说,讲究点的女人第二天穿什么衣服是前一天就计划好的,郭媛也是如此。如果要去人多的地方开会、吃饭,或者同学聚会,如果再有喜欢自己或者看着顺眼的男人,郭媛还会提前几天把衣服搭配好。那天,她觉得什么衣服都不太理想,特别是缺一双鞋子。计划买鞋子的念头早了,将就的时日也长了,接到同事顾姐电话后,她决定去买双鞋子,买双高跟鞋。之前她很少穿高跟鞋,尽管她只有不到一米六的个子。 吃饭时间定在第二天晚上。也
近来阿宇常做同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变成狗,缩在一栋拆掉大半的楼房里瑟瑟发抖。楼房本是三层别墅,乳白色墙体,橘红色楼顶,天蓝色玻璃,一个一年四季总是开花的花园,院角的停车场上总是停着一辆暗红色的轿车。木栅栏围起花园,石墙围起别墅,两扇坚不可摧的铁门将别墅与周围山野截然分开。现在别墅被拆得只剩一间屋子,屋子只剩三面墙壁,一把银白色的椅子却固执地戳在残垣断壁之中。缩在椅子下面,便可以俯瞰半个城市。夜晚的城
1 医生投来的眼神让我迷惘。端坐在他一侧,无意识地将手腕般粗的“大哥大”竖在他的办公桌一头,我双手放膝上,眼睛一眨不眨认真听他分析的模样,应该让他体会到了我对权威的尊重。 60岁左右的男医生,半秃头顶,从左搭至右侧的一缕半白头发,长约五寸,微胖的脸,额头一道道皱褶里填满平和,透露着无限怜悯。 被这位姓郭的医生,用笑眯眯的样子单独叫进他的办公室时,我心里就有种不祥预兆。遵他眼角的示意坐在他面前
一 小厨房离人民医院只隔一条巷子,就在鑫鑫旅馆对面,紧挨着松毛粉面馆。像匆匆忙忙化了一半妆的演员,路一侧是统一规格、平头正脸的商超药房酒店,另一边是潦草拥挤的小吃店纸扎店复印店,破败不堪,熙熙攘攘。 我每天都去小厨房,里里外外四十几平米,三面放着二手市场淘来的炉灶锅铲,十几台油烟机开足马力。门口七八只大锅蒸米饭,一份一块。做饭要收钱,炒菜两块,炖汤六块,煮粥也是六块,熬中药贵一点,收十块,油盐
上大学时,有个老师特别喜欢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他给我们讲了很多萨特、加缪、卡夫卡、塞缪尔·贝克特、米兰·昆德拉……印象最深的是有堂全校通选课正好赶上停电,那间连过道都挤满学生的教室一下子从明亮堕入昏暗。我们沉静地坐在暮色里。教授停顿几秒,看电流没有恢复的可能,他说,那就下课吧,今天就到这里,这堂课以后再补上。教授打算以简洁有力的句子结束这堂课,开始收拾散落满桌的书稿,讲台下,突然有人点亮了手机屏
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深度是被现实生活打磨的结果。因而苦难、病痛、死亡等是现实主义创作常见的母题,它们是作者生活经验与历史思索的提炼与升华,具有直击人心的潜在力量。短篇小说《小厨房》延续了青年作家李晓晨一贯的写作风格,聚焦于当下都市中青年的平凡生活和精神风貌,用平淡、从容的语言勾勒现实生活的人间百态。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将体察的目光移至日常生活中被普通人所忽略的群体——恶性肿瘤病人及其家属,以舒缓的节奏
阳光淡黄,正午无人,鸟雀不飞。拨打老家的电话,很久没人接听。原先有些欣悦心情黯淡下来,不由一声叹息。偶尔路过的儿子听到了,学着我的样子,装模作样,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才四岁多一点,不知道也无法知道,有好些年,他爸爸,也就是我的叹息就像他奶奶那样的经常。他更无法知道,我的幼年时代,那是怎样的一幅人间图景? 似乎也可以说,我就是在母亲的叹息声中出生的。母亲不止一次对我说:很多年前,在这个村庄东边五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那个被它挡。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 这首创作于1950年代的《歌唱二郎山》,现在很少人知道了,但我家的兄弟姐妹八人,却随时能来个小合唱。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我们,从小常听父亲哼唱这首歌。乐观欢快的乐曲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形象生动地传递出
信史依存于文字。泰山的历史全息般地刻写在泰山的碑刻摩崖上。 碑刻与摩崖题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刻石。碑刻指在有一定规制的碑碣上书刻,而摩崖题刻则是指在天然山石上凿磨整平书刻或直接在自然石头上书刻。泰山上有碑刻摩崖2516处。这些碑刻摩崖的历史之久、数量之多、内容之丰、风格之异、水平之高,在世界各大名山中绝无仅有。 读泰山碑刻摩崖,便是在山水间读史书,在自然中阅人世。摩挲体味这些碑刻摩崖,可让我们由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从2002年到2011年,是我学术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十年,也是我的学术研究再出发的十年。2002年9月,新学期如期而至,它对我而言意义非凡——从这一学期开始,我重新回到了学生生活的轨道上,将在具体的劳作中把那些美好的蓝图转化为现实。为此,我搬进了山师五排房五号楼的309房间,与外界纷扰的世界断了联系,所有的老乡聚会也不再参加了,所有的同学联络也中断了,准备开启破茧成蝶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携裹着李白的酒香、刘禹锡的浪漫在渤海湾沉淀出了我的家乡——黄河口的一座秀美小城。 城东是大海,城北是荒原,而我的家在城南。冬日,我漫步在这片狭长的土地,万物萧索、万籁俱寂,我听到天地间吟唱着河海澎湃的生命之歌、流淌着旷世风中芦苇荡的清音,激荡着原始田野的号子,犹如梵音,让心灵找到依归,让灵魂滋生暗长,一事一物与我的喜怒哀愁相互交融,教我沉静、坚韧、豁达,赠我幸福的栖息。 落叶的
鼓 手 鼓手总在最后时刻完成自己 它们的手指已经被火燃尽 那只木结构的鼓,在黄昏时 闪电般擦过沙漠般的乡间 岁月的指纹开成花朵 鼓声使女人又苦又涩,民谣常于 这时响起,遮蔽落日和民间忧乐 鼓手通过声音逼近天空 鼓手通过陶纹感受东方静寂 最先和最后的鼓手 在不同的时空,重复相同的动作 此刻鼓声越过屋脊,淹没了季节 与农人的面孔,在日子的城堡 我看见他们进入黑夜
阿拉善传奇 这是一个不宜人居的地方 沙漠戈壁那么苍茫荒凉 谁想到你在这里千般植绿 不知道那是怎样的感人传奇 多少次沙暴把树连根拔起 多少次狂风把你埋在沙里 多少次酷暑中你晕倒在沙丘 多少次痛心泪洒又一次爬起 苍天般阿拉善治沙人 用生命的年轮换来片片葱绿 你像红柳相伴沙丘不离不弃 你是胡杨挺拔在大漠顶天立地 阿拉善 阿拉善 你是神话般的植绿传奇 民勤的守望 你坐落在
隐 去 我无法隐去夜晚的哭声,那充斥着风的回答 也无法辨认出裸露在朝阳的灵魂 那是否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处所 我从没有读过如此轻盈的诗 奔流的江河,是那样的鲜活,掠过我的头脑 而天空则更深地通向辽远 也许,我该致敬。致敬所有时间 致敬。黑暗中这片土地散落的生命碎片和 物体 那么多的泪水,与破裂和不安 挂在每个人的脖颈 像花环一样 飞 鸟 要像飞鸟。向天空抛掷出羽箭,喊出凛
夜深忽梦少年事 夏天真是一点没变 还和童年一样 说打雷就打雷 说下雨就下雨 ——我变了 听到雷声不再躲藏 听到雨声不再 雀跃 我的父亲也变了 听到雷声会惊醒 听到雨声 会沉默 六月的雨,像一个人的脚步 从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像我们的眼泪 聚在一起 终要孤独成行,道路尽头消失 拾荒者 那时我常跟在他身后。路 好像不过两棵木芙蓉的距离 却怎么走也走不完 他原有
只有在这儿 一会儿湖水来到村庄的位置 一会儿村庄又占据了湖水的领地 当然还有更多风风雨雨 阴晴圆缺的日子紧随其后 我常常在这一刻 游离出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不用担心 时间长的话 我会选择星空 大地 或者水草深处 那儿寂静 荒芜 忧伤 ——适合我大口呼吸 河滩上的野花纷纷向我敞开胸怀 似乎我们 刚刚经历了一场无法预测的别离 那份柔情没人比我更真切 一个人走在小河边 蛙鸣
如 果 如果 我们不曾相遇 我会一直奔波在路上 虚晃数年或一生的时光 探索存有希望的远方 好似迁徙的旅鼠 生命的绽放 本性的回归 都在这不停息的脚步上 如果 我们不曾相知 我会一直启程在异乡 随波起伏或暂驻的流浪 寻找可以安息的土壤 好似无根的浮萍 寄托的游离 生存的无依 都在这变换的寄居上 如果 我们不曾相爱 我会一直穿行在街上 认识短暂或戏耍的暧昧 好似春天
十 月 画家笔下有四季 而拔槊泉没有 南山已不在此 快随我投入巨野河 你来时石头砸向坚果 那轰然落下的足有太行、王屋般重 红叶回到水中凝固 为子孙揭去了六字真言 你告诉我这是未来 窗外,脚下的路如星河 曾被泉水带走的声音 由十月的群山返还 向 晚 太阳点燃后 天空的城化为灰烬 影子潮水般消失 此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或可接受 你本该于熊熊火光中惊醒 注视着穹顶坍塌
夏日的晨曦照亮了济南长清的来佛山,没有风,天格外蓝。山上的树林郁郁葱葱,可爱的小动物们刚刚醒来,在林中穿梭、捕食或戏耍。 一日之计在于晨。山脚下,中国救援山东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的大院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身着工装的训导员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犬舍,与无言的战友汇合。 群山怀抱中的犬舍错落有致,白墙红瓦,房顶尖尖,远远地看上去,就像一排排缩小的别墅区。自然,这个时候,搜救犬们已站在自己独立的小院里
提及消防救援,人们便会想起那些拉着警笛、一路风驰电掣奔赴火场的消防车,对于消防直升机,却鲜有人能说出一二。那些隐身云端的消防飞行员更因工作的特殊性和特有的神秘不为大众所熟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直升机在火灾救援中承担重要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八月的一天,我有幸踏入了青岛消防救援支队航空救援大队这片神秘而神圣的领地,走近这个令人敬仰的团队,近距离目击他们的艰苦训练,静心
海岛的夜空绚烂而美丽。 星星俯瞰着大地,注视着灯火中的每一个角落。晚风中,热闹的海岛逐渐恢复了平静。渔船归港,街道两旁的居民楼里先后亮起了灯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交替闪烁着,大小车辆和行人有序前行,安宁祥和的气氛氤氲在海岛上空。 万家灯火中,有一处光亮格外引人注目。大院里,有一个石头垒砌的多级台阶,熊熊火焰在台阶两侧不停地燃烧。一丛火苗,两丛火苗……烈焰升腾,光影起伏交错,映红了墙壁,震撼着每一
到鲁南台儿庄,时值九月。从济南乘坐高铁,先到枣庄,再到台儿庄。秋日的天空辽阔碧蓝,曾经硝烟弥漫的台儿庄古城内,运河水声欸乃,包着蓝布头巾的姑娘划动船桨,而秋兰蘼芜,罗生堂下。 我要去的地方,是台儿庄区古城消防救援站。门前不远,就有一片树林,绿叶兮素华,苏菲兮袭予。 站在门口,眯起眼睛看,这是一片红砖建筑,大门拱形,上面鲜红与蓝色鲜明的字眼:中国消防救援。 进门,院子就是训练场,正面楼上红色大
每次提起刘公岛,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一个硬汉,他时常不自觉地摩挲手中的记录本,内页贴满了每一次抢险的照片,每张照片背后都记录着惊心动魄的救援细节。密密麻麻的文字是他日常的工作安排,一页页,一件件,堆积出消防员的徽章。 1 在浩瀚的碧波之中,一座孤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这里远离尘嚣,是海上的天然屏障,被誉为“世外桃源”。这片被自然怀抱的土地上,有一群孤独而坚定的守护者,他们,就是岛上消防员。
晚上放学,学生们走后,校园安静得像一个池塘。学前出了校门,沿着凹凸不平的机耕路走到没准河东岸。这段距离早已熟记在心,不会走错。杂树林沐浴在晚霞中,静谧、肃穆,像一群席地而坐的哨兵。蹦豆蹲在菜地里一边薅草,一边捉虫子。蹦豆是学前给慧后起的诨号,慧后不知道。菜地长着很多杂草,像夜里的星星,总也薅不完。慧后像一只觅食的大鸟,站站停停,飘在头顶的黑发像大鸟的翅膀。学前知道慧后发现了他,她不招呼,他就不想过
冬日的暖阳浸漫过来,轮椅上的父亲正在慢吞吞地喝茶。手臂颤颤巍巍地抬起,又心有不甘地放下。间或一阵接着一阵气喘,身子也随即急促地上下起伏,细小的茶碗在他苍老的双手之间不停抖动,看上去每一次下咽都进行得十分艰难。 真是受罪啊。身体不能自理后,一向要强的父亲没说过别的话,总是一遍一遍这样自言自语。从突然无法站立到不得不依靠轮椅,仅仅三四天的时间。而从水米不进到呼出生命中的最后一口气力,同样也只有三四天
《江河有声》是瑛子的最新长篇力作,小说聚焦当下普遍关注的生态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作者把自然、社会、种族、政治、经济与生态等宏大命题压缩进一桩“生命事件”之中,使家庭—性别伦理、政治—经济伦理与生态—种族伦理在“真相—复仇”“罪与罚”的司法审判框架下进行艰难对话,最终完成了以情感平衡为动力、以环境正义为表象、以现代性反思为内核的“拯救叙事”。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蕾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