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新时代以来,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成效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增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支撑,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生态
[摘 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人才和城市的融合协调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数据,探索“产-才-城”适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趋势上,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度呈稳定增长态势,多极化现象渐显;在空间分异中,呈“西低东高”的地域差异,形成以长三角核心城市为主的高水平聚集带。同时,“产-才-城”适配度的空间自
[摘 要:文章立足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稳健通达,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但关联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无锡、苏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强,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网络密度的提高和网络效率的降低有利于整体新质生产
[摘 要:文章使用偏离份额方法构建县域扩大货物进口指标,使用全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数据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扩大货物进口对中国县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最终品进口对中国县域就业总量没有显著影响,扩大中间品进口可以显著提高县域就业总量和劳动参与率,增加第二产业就业规模。机制分析发现,中间品进口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进口中间品数量,促进就业规模扩张。异质性分析发现,中间品进口能促进制造业和建
[摘 要: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关键途径,如何借助供应链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融通创新效应是突破创新困境的关键。文章从供应链溢出视角出发,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三级供应链网络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供应链网络溢出对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目标企业融通创新,上游供应商企业和下游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沿着供应链网络产生溢出效应,牵引目标企业融通创
[摘 要: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释放碳减排潜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效果与机制尚待探究。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估算中国30个省份的碳减排潜力,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验证在提升经济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机制下新质生产力助推碳减排潜力释放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远超中西部地区,碳减排潜力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则持续上升;新质生产力对经济效率低、能源结构高碳地区具有更大的边际减碳效益
[摘 要:文章基于中国2008—2022年25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低碳城市建设对生态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增强生态韧性,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城市建设对东部地区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城市、大型城市以及高碳排城市的生态韧性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机制检
[摘 要:文章基于2008—2022年我国2 489个县域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对于东部县域、长江经济带县域和非贫困县县域而言,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促进
[摘 要:数字技术是增强供应链韧性的突破口,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利用2015—202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供应链韧性、吸收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显著提高了企业可持续绩效;供应链韧性在数字技术与企业可持续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吸收能力可以强化数字技术和供应链韧性对企
[摘 要:文章选取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供应链金融对绿色投资者进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投资者进入数量。机制检验发现,供应链金融在资源获取、资源整合、资源利用三个维度分别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塑造绿色认知、产出绿色创新的渠道影响绿色投资者进入,且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供应链集中度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传
[摘 要: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企业数字化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财税政策能够有效激励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但其激励效应因企业所属地理区位、生命周期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均通过激励企业增加创新资本投入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