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5月4日,上海市各团体召开五四运动纪念大会,宣告拥护南京国民政府,并呈请国民政府通缉“学阀”章太炎、张君劢、黄炎培、沈恩孚、胡敦复、蒋维乔、郭任远、朱炎、殷芝龄、刘海粟、阮尚介、淩鸿勋、张东荪、袁希涛等[1]。6月中旬,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呈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继续通缉这些“学阀”[2]。无论是纪念大会的通缉宣言还是市党部的通缉呈文,在政局极为混乱的情形下,对这些被目为
1915年,沪上出现了两本聚焦现代科学理念与技术的新杂志,一本是《中华医学杂志》,由刚刚筹建的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一本是《科学》,编辑部位于美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杂志委托上海同行付梓发行,核心团队是创立中国科学社的核心成员,其办事机构于1918年搬回国内。百多年来,各类汉语科技杂志如过江之鲫,但至今活跃如昔者,仅上述两种而已,且中华医学会从未改名换姓,为科学史学者有机会从中探索科学
虽然铋是大多数公众不太熟悉的一种金属元素,但是其在中国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都是位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铋元素极为特殊的物理特性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在《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上评价说[1]:“铋可能是元素周期表中最为奇特和最被低估的元素之一”,因为“铋晶体是一种新材料类别——二阶拓扑绝缘体,能以最小的损耗在晶体边缘传导电流”,这意味着其能够以极低的
想象一下,假如你有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它可以把周围的热量变成电力,甚至可以用来给你的手机充电!这听起来像科幻电影中的科技,但实际上,这个魔法盒子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碲化铋(Bi2Te3)。悄然出现的“热电魔法” 早在19世纪初期,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发现,热量和电力之间竟然可以相互转换。简单来说,当材料的一端被加热时,另一端会产生电流,因此热量会变成电力。这个发现就像是打破了
1880年,法国科学家居里兄弟首次在石英晶体中观察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石英晶体在受到外界物理压力作用时其表面会产生电荷,这种现象被称为正压电效应;一年后,他们又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逆压电效应,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石英晶体在特定方向上会发生形变。这类具有特殊功能的电介质被称为压电材料,它能实现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涵盖航空航天、机械制动、汽车及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1]。
铋(Bismuth,Bi)最早用于治疗与幽门螺杆菌(H. pylori)相关的胃肠道疾病,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出现,铋剂药物的治疗方案从单药治疗发展到双联疗法、三联疗法,以及如今推荐的四联疗法。随着人们对铋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的深入研究,通过对铋化合物以及铋基纳米材料的精心设计和广泛研究,实现了其广泛的生物医学应用[1]。 尽管铋与铅相邻,都属于重金属,但铋的单质和化合物常常低毒甚至无毒,且不致癌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仅能够作为保护我们身体免受外部细菌伤害的物理屏障,也是我们感知周围环境的重要媒介。皮肤具有广泛的超灵敏传感器网络,可以同时对温度、压力、湿度、触觉等刺激进行生物传感。当我们想要直接感知某个物体时,总是习惯地用手指皮肤来触摸该物体表面。基于这些物理接触,皮肤内部的各种感受器产生相应的电信号,并将之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更复杂的处理。中枢神经系统可以理解这些电信号并提供适当的
2024年6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薛其坤院士。2012年,薛其坤率领团队在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之一。诺奖得主杨振宁认为,这是“诺贝尔奖级的成果”!实际上,从1879年发现霍尔效应,到2023年实现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以及2024年用“量子模拟”的方式实
认识疫苗的意义 在人类征服疾病的长期斗争中,疫苗起着历史性的重要作用。作为预防性策略,疫苗的应用历史已经超过200年。回顾疫苗发展的历史,从1790年代英国医生詹纳(E. Jenner)发现牛痘,通过接种牛痘抵御天花,在经历了180多年的艰苦奋斗,通过不断完善的天花疫苗,终于在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 征服传染病的基本手段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本刊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超导体系量子计算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以基于105量子比特的‘祖冲之三号’处理器建立量子计算优势新基准”为题,于3月3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量子计算优越性(Quantum Supremacy)是指量子计算机在特定任务上能够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计算速度
灵长类是人类的近亲,研究它们的基因组和行为学可以给人类自身提供重要启示。2023年,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报道了灵长类基因组的研究,其中一篇发布了来自233种灵长类动物的800多个全基因组数据,这些物种代表了86%的灵长类动物所在的属和16个科[1],为灵长类分歧时间的计算和适应性进化提供了新的认识。该期封面上有3只川金丝猴抱在一起,金发翘鼻的外貌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相
谢尔盖·彼得罗维奇·诺维科夫(СергейПетрович Новиков)是俄罗斯著名数学家,曾获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沃尔夫数学奖。他早期主要研究兴趣是拓扑学,后将注意力转向数学物理学。他对于莫斯科数学学派的复兴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莫斯科拓扑学派的中流砥柱。诺维科夫简介 193 8年3月2 0日,诺维科夫出生于苏联的高尔基市(现为俄罗斯的下诺夫哥罗德市,因著名文豪高
我常说:“洞察宇宙的身世,是人类智慧的骄傲。”保罗·哈尔彭这部《创世之辩:伽莫夫、霍伊尔和宇宙大爆炸》(以下简称《创世之辩》),正是人类立足现代科学探索宇宙起源的忠实写照。 宇宙中的天体五花八门。在太阳系内,有太阳、行星、卫星、彗星等;在太阳系外,数以千亿计的恒星、大量的星云、星际物质等组成一个典型的星系——银河系。如今人类在宇宙中观测所及的星系已经超过千亿。以星系为基本单元组成的天体系统,按成
2023年度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引文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已完成。国际论文数据主要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国内论文数据采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23年度该数据库收录2165种自然科学领域期刊和407种社会科学领域期刊。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 将各学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