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价值及合理的减投入降成本,是企业、合作社种植增收的几个要素。笔者以四种不同种植水稻管理模式为样本,对比分析了各自投入及收益情况,认为在“减投节本”方面因地制宜做好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控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流转;管理模式;减投节本 中图分类号:F321.1;F326.11 文献识别码:A 文献编号:100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丹江口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今后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探讨;丹江口市 中图分类号:F323.22;X71 文献识别码:A 文献编号:1005-6114(2025)01-005-03 丹江口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保护环境、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促
摘要: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当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本文简述了巴东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现状,总结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及效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22;X71 文献识别码:A 文献编号:1005-6114(2025)01-008-03 巴东县地处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两岸,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
摘要: 长芒苋作为一种世界性入侵杂草,给农业、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降低物种多样性。本文对长芒苋的重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总结了长芒苋的分布、危害、入侵机制和防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长芒苋的形态鉴定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长芒苋;入侵杂草;形态鉴定;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识别码:A 文献编号:1005-6114(2025)01
摘要: 为了验证食诱剂对田间稻纵卷叶螟的监测作用,以3种方法开展稻纵卷叶螟监测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监测周期内食诱的单个诱捕器平均诱蛾总量为4 976头,性诱的平均诱蛾总量为3 035头,赶蛾为563头;食诱剂能完整监测三(1)代~五(3)代稻纵卷叶螟,且峰性明显,对后期病虫防控有指导意义;食诱剂监测法能雌雄双诱、一筒多诱,且绿色高效,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食诱;
摘要: 水稻叶片是水稻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90%以上的光合产物都来自于此。叶片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变化都会对水稻的光合作用效果以及水稻籽粒的产量与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探究了突变体oswnl1的农艺性状及其表型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oswnl1株型较矮小,冠根数量少,叶片呈现出白化窄化的现象;突变体oswnl1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分蘖数、穗长、千粒重、穗粒数、一次枝梗数及二次
摘要: 本文研究了稻鸭共育对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养鸭不施农药处理相比,其他3个处理下病虫草害防治效果及水稻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以养鸭施用农药处理对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最好(70.03%~96.21%),水稻产量最高(612.00 kg/667m2),养鸭不施用农药处理次之(防效51.68%~94.32%,产量587.33 kg/667m2),不养鸭施用农药处理最低
摘要: 本研究通过喷雾法测定了印楝素对三叶虫萤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印楝素对三叶虫萤的毒力随印楝素稀释倍数增加而显著降低,测试时间内(96 h),50倍稀释液处理组三叶虫萤累计校正死亡率最高,达56.6%,但印楝素2 000倍稀释液对三叶虫萤毒力很小,仅有1头幼虫死亡,是对三叶虫萤比较安全的施药浓度。印楝素能在控制农作物害虫的同时对萤火虫等有益生物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三叶虫萤;印楝素;毒力方
摘要: 黄精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功效,随着栽培面积逐渐增大,黄精病害也随之增多,为了明确为害黄精的病原菌种类,为黄精病害的诊断和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本文对杭州市淳安县临岐镇采集的黄精病害样本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黄精病害样本上共分离了9种病原菌,其中层出镰刀菌、新壳梭孢菌、白地霉、瓜笄霉、膝曲弯孢5种病原菌是在黄精中首次分离获得。研究结果为后续黄精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
摘要: 为筛选对褐飞虱、白背飞虱防效较好的药剂,选择市售的5种常用杀虫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褐飞虱、白背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效和持效性;其中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3 d后对褐飞虱、白背飞虱防效分别达89.68%、84.32%,14 d后对褐飞虱、白背飞虱防效分别达96.94%、96.78%,可以作为田间防控褐飞虱、白背飞虱的首选参考药剂。 关键词:褐飞虱;白背
摘要: 为探究中豆41引进本地种植的适应性,通过与本地常种大豆品种圣豆127、千斤王、中黄13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等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与圣豆127、千斤王、中黄13相比,中豆41株型更大、各农艺性状更优、增产潜力大、变异系数更小、不同农艺性状间相关性更好,其中单产增产达30%以上,非常适合引进种植。 关键词:引进种植;中豆41;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5.
摘要: 2023至2024年度,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组织10个油菜主产区植保机构开展油菜植保贡献率评价工作。各地根据实际,设置严格防控区、统防统治区、农民自防区、病虫害完全不防治区和病虫草害完全不防治区等5个试验处理区。评价结果表明,2024年湖北省油菜病虫草害防控植保综合贡献率为35.05%,油菜病虫防控还有较大潜力,进一步提高种植主体病虫害防控水平可大大提升植保贡献率。 关键词:油菜;病虫害
摘要: 为探明不同药剂拌种处理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测定花生苗期表型指标,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花生根腐病的防效以及收获期花生的产量。结果表明,各个处理均表现出一定防效,其中62.5 g/L精甲·咯菌腈处理后,花生苗期长势更好,出苗数最高为1 833株,在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防效最好,分别为94.05%、59.26%,收获期产量最高,为476.91 kg/667m2;70%甲
摘要: 本文测定了虫螨腈及辛硫磷2种杀虫剂对家蚕毒性及桑螟毒力。结果显示,虫螨腈对2龄家蚕添毒24 h的LC50为1 508.407 mg/L,为低毒,中等风险;辛硫磷对2龄家蚕添毒24 h的LC50为1.496 mg/L,属高毒,极高风险;虫螨腈对2龄、4龄桑螟的毒力均低于辛硫磷,但虫螨腈处理48 h后,桑螟校正死亡率均达到70.00%以上。建议在桑树害虫桑螟的防治中可把虫螨腈作为备选药剂。
摘要: 本试验通过抑菌法、盆栽及苗床防治试验测定了10%苯醚甲环唑EC、12.5%腈菌唑EC、98%恶霉灵原药、58%甲霜灵锰锌WP共4种杀菌剂对烟草茎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供试药剂中,12.5%腈菌唑EC对烟草茎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毒力室内测定EC50为7.3 μg/mL,盆栽相对防效达93.3%,苗床防治效果为78.7%,在烟草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烟草茎腐病
摘要: 本文探究了矿物油、植物油、磁汲助及新高脂膜等4种不同助剂对氢氧化铜减量防治柑橘溃疡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铜减量25%并添加供试几种农药助剂处理后,脐橙叶片及幼果均未产生药害,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矿物油、植物油及新高脂膜等3种助剂的增效显著,其中以矿物油增效最佳,叶片柑橘溃疡防效提升23%。建议在应用铜制剂防治柑橘溃疡病时添加矿物油等农药助剂,以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农
摘要: 为减少化肥过量不合理施用,优化施肥方式,本研究设空白对照、习惯施肥、推荐施肥、有机肥替代15%化肥氮素和有机肥替代30%化肥氮素共5个处理,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可通过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有机肥替代15%化肥氮素处理在提高水稻产量方面表现最优,达到12 498 kg/h
摘要: 为探索麻城早稻-再生稻上施用沼液全量替代化肥的最佳施用量,为创新粪肥还田技术模式提供科学依据,2022年在麻城市铁门岗乡乌龙潭村的早稻-再生稻上开展了养猪场黑膜沼液还田量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早稻季施用沼液180 m3/hm2、再生季施用沼液120 m3/hm2 的产量和增产率最高,分别为14 652.4 kg/hm2和16.8%,可全量替代化肥。建模分析表明,早稻季施用沼
摘要: 本研究测定了6种不同药剂及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2次后,6种药剂及组合处理均未对马铃薯植株产生不良影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以5%香芹酚+10%氰霜唑和30%烯酰吗啉·10%氰霜唑最优,防效均达85%以上;其次为10%氟吡菌胺·15%氰霜唑+80%矿物油和氟菌·霜霉威,防效均达70%以上。建议在马铃薯晚疫病未发病前可使用代森锰锌和1%苦参碱·2.5%香芹酚
摘要: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具有可防、可控、不可治的特性,近年来在枣阳呈零星发生态势。为避免茎基腐病对枣阳市小麦安全生产造成进一步威胁,本文在参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枣阳市小麦茎基腐病致病的潜在诱因,探索制定了小麦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控策略,以期为该病害的生态防治和理化控制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茎基腐病;防控策略;生态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21.4 文献识别码:A 文献
摘要: 本文对稻水象甲在镇远县的发生情况及其综合防治进行了研究。通过2022-2024年的田间调查,发现镇远县稻水象甲于6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危害较重,自然传播是稻水象甲的主要传播途径。建议在稻水象甲的防控中,严格植物检疫,注重普查监测;具体防控技术可采用清洁田园、调整种植方式等农业防治措施,灯光诱杀等物理防治措施,越冬期优先选用绿僵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虫量高峰期使用氯虫·吡蚜酮、噻虫胺等农药进
摘要: 本文对在我国小麦田登记的颗粒剂农药产品有效成分、防治对象、毒性、登记时间、地区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前登记颗粒剂中部分产品面临政策性淘汰,部分产品防治对象过于单一,尚无兼具杀虫杀菌功效的产品,尚无防治线虫、蜗牛的产品,部分产品属于高风险农药;建议按照国家要求及时做好登记变更,扩大防治对象范围,研发兼具杀虫杀菌功效的产品,登记防治线虫、蜗牛等病虫害的产品,筛选替代高风险农药产品,以更
摘要: 根据病虫基数、种植品种、作物苗情和气象预报等因素,结合病虫发生规律综合研判,预计2025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整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态势。其中,小麦、油菜、马铃薯上赤霉病、菌核病、晚疫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条锈病全省大部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水稻上一代二化螟大发生,主害代“两迁”害虫、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瘟病和稻曲病局部有偏重流行风险;草地贪夜蛾秋玉米上偏重发生,夏
摘要: 茶产业作为十堰市重点农业特色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柱作用。本文总结了十堰地区茶园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分析了十堰市茶园病虫害防治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提出绿色防控措施,以期为十堰市茶产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十堰市;茶树病虫害;发生规律;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5.711 文献识别码:A 文献编号:1005-6114(2025)01-082
摘要: 本文在对辽宁省桓仁县水稻种植现状及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桓仁县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主要包括选用抗性品种、实施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方面,以期为推进当地水稻施用农药的减量控害、提升稻米的品质和质量及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辽宁桓仁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识别码:A 文献编号:1005-611